《现代仪器与技术》课程教学大纲
第一部分 课程基本信息
课程名称 |
现代仪器与技术 |
英文名称 |
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|
课程编号 |
S5190302 |
适应专业 |
化学 |
开课学期 |
第2学期 |
预修课程 |
高等无机化学 |
课程性质 |
专业选修课 |
高等有机化学 |
|
学时/学分 |
36学时/ 2学分 |
高等分析化学 |
|
考核方式 |
考试 |
开课单位 |
研究生部 |
课程负责人 |
姓名 |
职称 |
学历/学位 |
毕淑云 |
教授 |
研究生/博士 |
|
|
郭华东 |
教授 |
研究生/博士 |
课程负责人所在学院(部门) |
化学学院 |
||
课程负责人联系方式 |
|
第二部分 课程概述
1.《现代仪器与技术》是分析化学重要的组成部分,是化学和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,也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。本课程涉及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物质的光、电、声、磁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、结构、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,是研究生学习期间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。它对于研究生的知识、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2.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化学专业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牢固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,对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要有基本的了解。此外,通过本课程的教学,使研究生熟悉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应用,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第三部分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
章一、绪论(2课时)
概述仪器分析的研究内容、目的和任务;仪器分析发展简史;仪器分析的地位和作用;学习方法简介。
本专题重点和难点:
1、仪器分析的研究内容、目的和任务
2、分析仪器的信息评价与处理的方法
一、概述
二、计算机与仪器分析
三、分析仪器的信息评价与处理
本章主要思考题:
1、了解仪器分析的研究内容以及当前仪器分析的地位和作用
2、了解仪器分析的发展简史和学习方法
3、了解计算机应用与仪器分析之间的关系
4、了解分析仪器的信息评价与处理的方法
章二、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(8课时)
本章主要讲述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的测定原理、分析方法,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组成、主要优点及操作方法;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对不同聚集态样品的要求及样品的处理方法、几种主要振动吸收区域的特性;简单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的解析。
本专题重点和难点:
1、红外光谱产生条件
2、基团特征振动频率
3、典型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
4、红外谱图解析步骤
一、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
二、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
三、红外吸收光谱的应用
四、红外光谱仪
五、样品的制备、数据处理和谱图解析
本章主要思考题:
1、简述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。
2、区别分子中不同基团的基本振动形式。
章三、荧光分光光度法(8课时)
本章讲述分子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;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;荧光分析法的应用;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
本专题重点和难点:
产生荧光的物质的结构特征
一、荧光的发生及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
二、溶液的荧光强度
三、荧光仪器的组成
四、荧光分析方法
本专题主要思考题:
荧光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?
章四、X-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(10课时)
本章主要讲述X-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,运用相应的模型、软件解析单晶物质的结构
本专题重点和难点:
Smart Apex II 上机操作与数据收集以及晶体结构解析和结构精化的方法。
一、X-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
二、数据的收集与还原
三、晶体结构解析与精修
四、Smart Apex II 仪器构造与上机操作
本章主要思考题:
1、简述Smart Apex II 上机操作的基本步骤;
2、简述X-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方法的一般步骤。
章五、X-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法(8课时)
本章主要讲述X-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,仪器结构和工作原理、未知物晶体结构和物相鉴定
本专题重点和难点:
X-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未知样品图谱的分析。
一、X-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
二、数据的收集与还原
三、未知样品结构与物相鉴定
四、D2-PHASER X-射线衍射仪的操作
本章主要思考题:
1、 X-射线粉末衍射可用作混合物的物相组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,其依据是什么?
2、如何应用粉末衍射求出点阵常数?
第四部分 主要教学参考资料
一、建议教材
无指定教材,该课程是教师综合多种参考书后进行课堂讲授。
二、主要参考书
1.武汉大学化学系,《仪器分析》(第一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1。
2.陈小明,《单晶结构分析原理和实践》(第二版),科学出版社,2006。
3.汪尔康,《21世纪的分析化学》(第一版),科学出版社, 1999。
第五部分 教学进度表
教学周 |
专题名称 |
主要内容 |
授课方式 |
学时分配 |
|
理论学时 |
实践(实验)学时 |
||||
第一周 |
绪论 |
概述、计算机与仪器分析、分析仪器的信息评价与处理 |
课堂讲授 |
2 |
|
第二周 |
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|
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|
课堂讲授 |
2 |
|
第三周 |
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|
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|
课堂讲授 |
2 |
|
第四周 |
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|
红外吸收光谱的应用 |
课堂讲授 |
2 |
|
第五周 |
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|
红外光谱仪、样品的制 备、数据处理和谱图解析 |
实践 |
|
2 |
第六周 |
荧光分光光度法 |
荧光的发生及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|
课堂讲授 |
2 |
|
第七周 |
荧光分光光度法 |
溶液的荧光强度 |
课堂讲授 |
2 |
|
第八周 |
荧光分光光度法 |
荧光仪器的组成 |
课堂讲授 |
2 |
|
第九周 |
荧光分光 光度法 |
荧光分析方法 |
实践 |
|
2 |
第十周 |
X-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 |
X-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|
课堂讲授 |
2 |
|
第十一周 |
X-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 |
晶体结构解析与精修 |
课堂讲授 |
2 |
|
第十二周 |
X-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 |
晶体结构解析与精修 |
课堂讲授 |
2 |
|
第十三周 |
X-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 |
Smart Apex II 仪器构造与上机操作 |
实践 |
|
2 |
第十四周 |
X-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 |
Smart Apex II 仪器构造与上机操作 |
实践 |
|
2 |
第十五周 |
X-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法 |
X-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|
课堂讲授 |
2 |
|
第十六周 |
X-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法 |
数据的收集与还原 |
课堂讲授 |
2 |
|
第十七周 |
X-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法 |
未知样品结构与物相鉴定 |
课堂讲授 |
2 |
|
第十八周 |
X-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法 |
D2-PHASER X-射线衍射仪的操作 |
实践 |
|
2 |
学院主管领导审核签字:
年 月 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