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光谱分析》课程教学大纲
第一部分 课程基本信息
课程名称 |
光谱分析 |
英文名称 |
Spectral analysis |
课程编号 |
S3190314 |
适应专业 |
化学 |
开课学期 |
第二学期 |
预修课程 |
无机化学 |
课程性质 |
专业选修课 |
物理化学 |
|
学时/学分 |
36学时/ 2 学分 |
有机化学 |
|
考核方式 |
考试 |
开课单位 |
化学学院 |
课程负责人 |
姓名 |
职称 |
学历/学位 |
毕淑云 |
教授 |
研究生/博士 |
|
课程负责人所在学院(部门) |
化学学院 |
||
课程负责人联系方式 |
13704363807 |
第二部分 课程概述
1.本门课程在本学科体系中的学科地位。
光谱分析化学课程主要讲授原子发射、原子吸收、原子荧光、激光光谱、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法、红外分光光度法、荧光分光光度法等现代光谱分析方法的原理及技术。光谱分析化学的知识在医药食品、生物化工、材料科学、精细化工、环境监测、石油化工、冶金机械及其它轻重工业部门等有着广泛应用。学好该门课程,将为化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2.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。
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掌握各种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、仪器构造及应用,具备根据分析对象及目标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的能力,并基本掌握各种光谱分析的基本操作,具备谱图的基本分析能力。
本课程基本要求:
(1) 熟悉各种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、仪器构造及其应用。
(2) 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。
(3) 通过实验,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科研能力。
第三部分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
专题一 光谱分析绪论
本专题重点和难点:电磁波谱图及光谱法分类
一、电磁辐射的性质。
二、电磁辐射的发射。
三、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。
四、光谱分析用仪器部件
本专题主要思考题:请描述电磁波谱图?
专题二 原子发射光谱法
本专题重点和难点:ICP光源的基本工作原理
一、原子光谱。
二、原子发射光谱仪器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。
三、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方法原理、特点与适用范围。
本专题主要思考题:在同时分析含大量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样品时,分析线应如何选择?
专题三 原子吸收光谱法
本专题重点和难点:原子吸收的定量分析方法
一、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
二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,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、流程及类型。
三、分析条件的选择依据;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领域;干扰的类型与抑制方法。
本专题主要思考题: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原理是什么?主要应用?
专题四 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法
本专题重点和难点: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跃迁类型
一、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的分析原理。
二、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定性、定量分析应用。
三、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仪的仪器构造原理。
四、导数分光光度法
本专题主要思考题:如何利用紫外-可见光谱技术进行物质结构的及物质含量的测定?
专题五 红外吸收光谱法
本专题重点和难点: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官能团
一、红外光谱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
二、固体、液体、气体样品的处理及制备方法
三、红外光谱图识别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
本专题主要思考题:
一、 测定红外光谱时为什么要采取特殊的制样方法?
二、 液体样品如果是溶液样品时,应该怎么制样,应注意什么问题?
三、 在测定固体红外谱图时,如果没有把水分完全除去,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?
四、如何利用红外光谱图进行结构解析?
专题六 荧光分光光度法
本专题重点和难点:产生荧光的物质的结构特征
一、荧光的发生及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。
二、溶液的荧光强度
三、荧光仪器的组成。
四、荧光分析方法
本专题主要思考题:荧光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?
专题七 核磁共振波谱法
本专题重点和难点:化学位移
一、NMR的方法原理
二、NMR的仪器构造
三、NMR法的应用
本专题主要思考题:1H谱的基本特征是什么?
第四部分 主要教学参考资料
采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:
1. 张寒琦,孙书菊、金钦汉,光谱分析,吉林大学出版社,1995年版
2. James D Ingle, Jr. Stanley R. Crouch 著,张寒琦等译,光谱化学分析,吉林大学出版社,1996年版
3. 夏之宁,光分析化学,重庆大学出版社,2004年版
4. 吴立军,实用有机化合物光谱解析,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9年版
5. 邓勃,李玉珍,刘明钟,实用原子光谱分析,化学工业出版社,2013年版
第五部分 教学进度表
教学周 |
专题名称 |
主要内容 |
授课方式 |
学时分配 |
|
理论学时 |
实践(实验)学时 |
||||
第一周 |
光谱分析绪论 |
电磁辐射的性质;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|
课堂 讲授 |
2 |
|
第二周 |
原子发射光谱法 |
基本原理;光源 |
课堂 讲授 |
2 |
|
第三周 |
原子发射光谱法 |
分析方法 |
课堂 讲授 |
2 |
|
第四周 |
原子发射光谱法 |
应用 |
实验 |
|
2 |
第五周 |
基本原理及仪器构造 |
课堂 讲授 |
2 |
|
|
第六周 |
原子吸收光谱法 |
分析方法及应用 |
课堂 讲授 |
2 |
|
第七周 |
原子吸收光谱法 |
基本应用 |
实验 |
|
2 |
第八周 |
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法 |
基本原理、仪器构造 |
课堂 讲授 |
2 |
|
第九周 |
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法 |
分析方法及应用 |
实验 |
|
2 |
第十周 |
红外吸收光谱法 |
基本原理 |
课堂 讲授 |
2 |
|
第十一周 |
红外吸收光谱法 |
仪器构造 |
课堂 讲授 |
2 |
|
第十二周 |
红外吸收光谱法 |
有机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 |
课堂 讲授 |
2 |
|
第十三周 |
红外吸收光谱 |
应用 |
实验 |
|
2 |
第十四周 |
荧光分光光度法 |
基本原理及仪器构造 |
课堂 讲授 |
2 |
|
第十五周 |
荧光分光光度法 |
仪器基本操作方法 |
实验 |
|
2 |
第十六周 |
核磁共振波谱法 |
基本原理及仪器构造 |
课堂 讲授 |
2 |
|
第十七周 |
核磁共振波谱法 |
仪器构造 |
课堂 讲授 |
2 |
|
第十八周 |
复习 |
综合讲述各专题主要内容 |
课堂 讲授 |
2 |
|
学院主管领导审核签字:
年 月 日